- 新聞動態
- 視頻報道
- 焦點關注
- 百泰金評
- 集團公告
國內主流媒體團蒞臨百泰集團考察交流
11月15日,在世界黃金協會行業拓展總監陳志君、遠東區企業傳訊負責人張虹等的陪同下,新華社、中國日報、經濟日報、金融時報、中國證券報、和訊網、人民網、中國財富網八家國內主流媒體走進黃金珠寶生產制造領域領軍企業——百泰集團進行實地參觀考察。百泰集團創始人周桃林、董事長周燦坤等全程陪同調研,并接受媒體采訪。
座談交流中,周燦坤董事長首先向與會嘉賓簡要介紹了百泰在生產加工、零售加盟、批發銷售、禮品典藏等業務板塊的經營情況以及近些年取得的成績,并圍繞工匠培育、創新研發、智能升級、質量檢測等方面對百泰的生產制造領域進行了全方位的重點講解。
隨后,雙方就黃金珠寶行業的發展歷程及現狀、百泰智能制造、工匠精神培育、以及互聯網+時代,制造型企業如何應對等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。
對于媒體團提出的百泰精工及智能制造問題,百泰集團創始人周桃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百泰精工是工匠、尖端技術、先進設備的優勢疊加。其中,工匠是百泰精工的核心締造者。
在百泰工匠身上,有股韌勁和耐心,喜歡不斷打磨自己的產品,完善自己的工藝。這種精雕細琢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一代代傳承下去的,是在不斷學習、不斷創新、不斷完善中磨礪出來的。正是他們身上的這種匠人精神,才成就了百泰的精工品質。
近幾年,百泰倡導智能制造,導入智能制造體系,在提升生產效率、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,其出發點與落腳點就是為了進一步地提升“精工品質”。目前,百泰“智能制造”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:
一、致力于生產體系的流程化、標準化建設。在質量管控上,百泰成立了獨立的檢測中心,是行業標準的參與者與制定者,擁有獲國家CNAS認證的實驗室,堅守品質,拒絕瑕疵;在生產制造上,百泰有系統、規范的生產流程及工藝標準設計,使生產的每一個環節、每一個細節都有序可控。
二、尖端自動化生產設備及生產線的導入。百泰一方面通過引進國外尖端的自動化設備或者生產線,提升產品品質。同時,為了產品能夠取得更大的差異化優勢,百泰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進行設備的自主研發。
三、構建智能化生產制造平臺。百泰目前的智能化生產制造平臺主要通過ERP系統、WMS系統、在線下單系統等共同集成。通過ERP系統將信息流和物流進行整體統籌協調,以支撐生產、銷售、倉儲等環節的高效運作,在實現智慧化生產、智慧化管理的同時,充分整合內部資源,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,以實現經營價值最大化。
總之,并不是將手工化、半自動化變成自動化,就是智能制造。智能制造必須以質為本,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才更具競爭力。
談及改革開放40年,深圳作為中國黃金珠寶行業的橋頭堡所經歷的變化時,深耕行業40多年的百泰集團創始人周桃林感慨道,中國黃金珠寶行業之所以能有現在的規模與發展,改革開放功不可沒。得益于政府營造的開放、開明、高效、便捷的營商環境,珠寶企業的發展信心大增,競爭力也在逐步加強。未來,希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,珠寶行業可以再接再厲,再開新局。
黃金市場是我國金融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但黃金知識的普及和推廣卻相對差強人意。此次新華社等媒體的訪問,旨在聚焦黃金產業發展,讓更多人了解黃金。走訪考察中,媒體團表示,未來要更加充分運用媒體力量,在黃金行業內外建立良好溝通機制的同時,講更具文化內涵與情感溫度的黃金故事,向世界傳遞黃金的中國聲音。


